新疆人防門廠家新疆龍江興業人防科技有限公司小編帶您了解人防防護知識科普
一、空襲時的防護
在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一旦發生局部戰爭,其空襲手段日趨先進?,F代戰爭表明,盡管現貨空襲對城市構成的威脅日益增大,但如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就有可能.大限度地減輕對人員的傷害和城市設施的破壞??找u是指利用航空、航天飛行兵器對城鎮及陸地水域等目標進行攻擊的戰爭行動。
現代戰爭中空襲的特點有:
1、空襲前的準備
(1)識別防空警報信號:
防空音響警報信號有三種,即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由國家統一規定,城市防空指揮機關決定發放。
預先警報:規定音響信號鳴36秒,停24秒,重復3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鐘。這是預先告訴人們,敵人即將空襲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襲的準備。
空襲警報:規定音響信號鳴6秒,停6秒,重復15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鐘。這是表明敵機或其他空襲兵器已臨近城市,空襲即將或已經開始,警告人們迅速隱蔽。
解除警報:規定音響信號連續鳴長聲,時間3分鐘,表示空襲已結束,警報已解除。
2)了解現代空襲兵器的基本知識,比如各種不同的轟炸機及導彈的外型、識別不同國家飛機符號。
(3)熟悉周圍的防空隱蔽設施,明確疏散隱蔽路線。
(4)準備好隨身攜帶的生活用品和藥品,如手電、水、急救包等,同時帶好防核、化學、生物武器的簡易器材。
(5)房間的玻璃窗均應貼上“米”或“井”字形的紙條或布條,以防玻璃震碎傷人。
小知識
單人掩體(貓耳洞)的構筑方法:
在緊急情況下,可根據不同地形,自己動手構筑單人掩體,也具有一定的防空襲保護能力,其方法是:
在遠離建筑物的空地(距建筑物的距離至少在其建筑物高度一半以外)處或在土質較好的溝渠、土堆、田梗挖一個內徑1~1.4米,高1.8~2米的坑洞。洞口四周壘起30~50厘米高的土,并壘結實。若地下水位較高,可用水缸等就便器材放置在洞底內,保持掩體干燥。
2.空襲時的防護
1)聽到預先警報時:立即關閉煤氣、熄滅爐火、切斷電源。攜帶準備好的用品,照顧好老人和小孩。迅速、有序地進入指定的防空設施。夜間應嚴格遵守燈火管制的規定。
(2)聽到空襲警報時:
應就近進入防空設施隱蔽。如情況緊急無法進入防空設施時,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
在街上:車輛應迅速靠路邊停下(注意,不要影響救援車輛的通行),行人要就近進入地下室、地鐵車站或鋼筋混凝土建筑底層等處隱蔽,不要在高壓電線、危險房屋和油庫等易燃易爆危險處停留。
在公共場所:商店影劇院以及車站、碼頭的人員應聽從指揮有秩序地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隱蔽,不要慌張、擁擠、亂跑。
在室內:可在鋼筋混凝土樓房(5層以上)的底層、走廊或底層樓梯下,或在跨度較小的獨用衛生間、灶間等處藏身。以上條件不具備時,也可趴在床下、桌子下或蹲在屋角邊,切忌站在宣傳品或露天陽臺上。
在空曠地:可就近選擇低洼地、路溝邊、土堆旁或大樹下疏散隱蔽,當發現炸彈(導彈)在你附近投下或爆炸時,應迅速就地臥倒。臥倒的方法是:面部向下,掩住耳,張開嘴,閉上眼,胸和腹部不要緊貼地面,以防震傷。
3.空襲后的救護
聽到解除警報后,應當積極參加搶救,盡快恢復生活和生產秩序。
觀察:了解隱蔽場地周圍人員、設施的損傷情況,查明周圍有無未爆炸的炸彈等可疑危險物。
搶救:查看有無人員受傷、被埋或發生火災,以視情搶救。
報告: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所在地的人員、物資損傷情況。
二、核武器襲擊時的防護演練
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應瞬間放出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如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等統稱為核武器。
核武器的傷害作用:核武器的殺傷破壞因素有:
光輻射——又稱熱輻射,是核爆炸高溫火球中輻射出的強光和強熱。
沖擊波——是指核爆炸時,從爆心向四周傳播的高速高壓氣浪。
早期核輻射——爆炸.初十幾秒內從火球和煙云中放射出的γ(珈瑪)射線和中子流,是核武器特有的殺傷破壞因素。
放射性沾染——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對空氣、地面、水源、人員等造成污染,也是核武器特有的傷害破壞因素。
核電磁脈沖——指核爆炸產生的電磁脈沖,主要對電機、電子設備等有干擾破壞作用。
.核武器襲擊前的準備
“有備無患”,對核武器的防護,家庭和個人平時應有所準備。了解武器基本知識,學會防核武器襲擊的方法。
準備好簡易的防護用品(如口罩、雨衣、被單等),以及生活用品,掌握防護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附近的人防隱蔽工事的位置,入口標志和緊急疏散路線。
3.核武器襲擊時的防護:
聽到核武器襲擊的警報,家庭人員應迅速拉斷電閘、關閉煤氣或熄滅爐火、關閉門窗,帶好個人防護用品和生活用品,按預定方案,迅速有秩序地進入指定的人防隱蔽工呈,并按指定位置坐好。
若隱蔽工事有濾毒通風設備的,應先關好防護門和密閉門,將工事與外界隔絕后再進行濾毒通風。
隱蔽在沒有密閉設備工事內的人員,應盡量避開工事的門和其他孔口部位,并用棉球或手指堵住耳孔,防止鼓膜損傷。
頭和身體盡量不要貼靠在工事的墻壁上。不要隨意走動、吸煙、大聲喧嘩。
來不及進入人防工事的人員應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防護。
在室內:利用拐角或墻角的桌下、床下臥倒。盡量避開門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街上:利用堅固的建筑物拐角處或緊靠隱蔽一側的墻根處臥倒,但要避開高大易倒的建筑物(如煙囪、高壓線等)。
在空曠地:利用土堆、叢林、橋洞等地形臥倒。
臣倒的基本方法是:背向爆心臥倒,雙手交叉胸下,頭夾于兩臂之間,兩腿并攏夾緊,雙肘前伸支起,閉眼閉嘴憋氣,胸部離開地面,重保護頭部。
4.核武器襲擊后的行動
沖擊波過后,應立即站起,迅速抖落身上的灰塵,盡快進入人防工事或撤離站染區域。進入人防工事后,應對人員或物品進行洗消。撤離沾染區時,應穿戴好防毒衣、防毒面具。沒有防毒器具也可用就便器材進行防護:用雨衣、塑料布、床單遮蓋暴露的皮膚,用耳塞或棉球塞住耳朵,戴口罩或用毛貼捂住口鼻。扎好“三口”即領口、袖口、褲腳口。
小知識“三口”(領口、袖口、褲腳口)扎緊方法:
(1)用毛巾扎領口。
(2)袖口應先疊緊,在袖口上方5厘米處用松緊帶扎緊,活結系于外側。
(3)褲腳也先疊緊,用繩子在褲腳口上方5厘米處扎緊,活結系于前
側。
在沾染區內不要接觸沾染物,不要吸煙、飲水和吃食物,不要坐臥。
撤離時人員之間應保持適當距離,防止揚起灰塵沾染其他人員。
撤離沾染區后,應進行人員、物品的洗消:
a有條件的進行全身淋浴。b局部擦洗,用清水和肥皂擦洗暴露的皮膚和漱口。c無水時,用毛巾、紗布或棉球干擦,方法是從上到下,順一個方向擦拭。
(d)衣服物品可用拍打、掃除、抖指、洗滌、抹擦、沖洗等各種方法
消除沾染。拍打揮拂時,應戴手套,站在上風、順風處。
注意:洗消用過的水應排入指定的污水坑內。用過的棉球等垃圾應倒在指定的地點,不能隨便亂倒亂丟。
三、化學武器襲擊時的防護演練
化學武器是指在戰爭中用以殺傷有生力量、牽制軍事行動的裝有化學戰劑的彈藥和施放器材?;瘜W武器對人類的傷害比較大,國際上雖然早就簽訂了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的公約,但各國都十分重視化學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作用及預防。
1、毒劑的種類
化學武器的毒劑種類較多,按毒害作用可分為五大類:
1)神經性毒劑——是破壞人體神經的毒劑,例:沙林、梭曼維愛克斯等。
2)、糜爛性毒劑——是造成皮膚起泡糜爛的毒劑,例:芥子氣等。
3)、窒息性毒劑——是損傷肺組織,引起水腫窒息死亡的毒劑,例:光氣等。
4)、全身中毒性毒劑——是破壞人體細胞,引起窒息死亡的毒劑,例:氫氰酸等。
5)、失能性毒劑——使人暫精神失?;蛩闹c瘓的毒劑,例:畢茲等。
2.化學武器的防護:
城市一旦遭到化學武器襲擊:迅速進入人防工事內。不能進入人防工事的應采取個人防護措施(詳見“化學災害的防護與救授”)。離開染毒區后應及時清洗消毒。
3.中毒人員的自救互救
誤食中毒--催吐導瀉、洗胃,加快毒劑排泄,防止繼續中毒。
染毒人員--用清水或皂水沖洗染毒部位,或用酒精棉球擦拭染毒部位。
及時使用..毒劑--針對不同毒劑使用相對應的抗毒藥物。
急送醫院對癥處理。
四、生物武器襲擊時的防護演練
生物武器是一種利用生物戰劑及其施放裝置所組成的一種大規模殺
傷性特種武器。自然界致病微生物有一千多種,但作為生物戰劑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能高度致病、易傳播蔓延、對外界抵抗力強、能批、量生產防治困難等。
1.生物武器的傷害途徑:
誤食--食用被生物戰劑
污染的水、食物等而得病。
吸入--生物戰劑污染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而感染
致病。
接觸--生物戰劑直接侵入人體皮膚、粘膜、傷口等生病。
叮咬--被帶有生物戰劑的昆蟲叮咬而致病。
2、生物武器的防護:
當遭到敵人生物武器襲擊時,應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止生物戰劑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侵入體內,防護的方法類似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轉移疏散--要根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及時向上風方向、高處轉移,為防止人體表面遭到污染或昆蟲叮咬,應使用各種防護器材。從生物戰劑污染區內撤離后,人員、物品均應經過洗消,方法與化學武器襲擊的消洗相同。
藥物預防--對生物武器.有效的防護是免疫接種,要根據統一安排,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能力。防止污染--對污染區要實行隔離、封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發現傳染病人要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傳染。
以上信息主要是由新疆人防門廠家新疆龍江興業人防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編輯, 新疆龍江興業人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疆人防門、新疆人防設備、新疆人防工程的公司。如有需求請聯系我們!
選購新疆人防門、新疆人防設備、新疆人防工程請上新疆龍江興業人防科技有限公司
網址:http://www.jnsmsk.com
電話:15699269555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化工工業園金匯東路1999號